心理咨询师:正是“不理解”,才使“爱”真挚动人

×××

我以前一直非常非常强烈地坚信人类本质的孤独和不可互相理解,在大部分心理团体中的体验也是这样,看起来每个人都在互相交流,热切回应,可实际上每个人都在自说自话。

“这个人根本不知道对方到底在说什么。”

“这个人只是在说他自己的事情。人类到底什么时候可以不要这么自大地以自我为中心?”

大概就是这样的,时常内心很多嘲讽的声音在涌动,越听越觉得孤独,每个人只是在发出声音而已,哪能叫交流呢?而我们有时又因为这个只能算作“发出声音”的行为而觉得自己被理解、觉得自己不孤独——这种想法让我觉得人类(包括我在内)都实在可怜。

鲁迅叔叔写:

“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那间隔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就是这样的感觉。

当然,一般以“我以前……”这样的句式开头的文章都会写到“现在”,最近因为一些非常奇妙的契机,我突然不再那么坚信了。

人类可能确实无法理解彼此,可是无法理解就无法理解吧,这不妨碍人和人互相爱着呀。

我听见了你的话,产生了一些感受,想给出一个回应,尽管这个感受可能并不源于你,我的回应可能也并不是理解你而只是与我自己有关——但是,所有这一切,我的感受、我说的句子、我给出的回应,确确实实都是因为你而产生的。

我爱着你,尽管这个爱可能来源于古老过去的移情,或者你只是我某个理想化客体的投射——本质上与你无关,但是此时此刻,这份“爱”确实是因为当下的“你”而产生的——要是这都不叫爱,那世界上就没有爱了。

不理解就不理解吧。

孤独就孤独吧。

这些“不理解”、这些“孤独”也是因为有“你”而产生的,没有这个“你”啊,根本无从谈起理解或不理解,孤独或不孤独。就像罗洛梅在《自由与意志》里写:

“决定论的信念是人类自由的一部分,人类的自由使之成为必要,就像需要有黑暗是为了使光明可见一样。”

看起来人类的举动徒劳无功令人泄气,但这些举动的结果却是人和人之间产生了爱和联结。人类可能就是要以这样的方式联系着,但是这样的方式又有哪里不好,不理解的时刻使得那些偶尔感到被理解的时刻更为弥足珍贵,不理解的时刻使得所有意图去爱、意图靠近的努力愈加真挚动人。

我们是:慧心荣德心理(ID:huixinrongde):一家专业的心理咨询中心,同时致力于心理学知识的普及工作。我们试图唤醒大多数人关注自身内心的力量,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拥有自在人生。



慧心荣德心理咨询中心  京ICP备20210052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