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如何面对生命中的丧失?

3月30日,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雅砻江镇发生森林火灾。

扑火行动中,因风力风向突变,突发林火爆燃,27名森林消防指战员和3名地方扑火队员壮烈牺牲。这些牺牲的灭火英雄里,最小的还只有18岁。

这个消息真是……真是太令人难过了,我看见朋友圈里的大家不约而同地悼念;看见凉山周边的朋友自发地走上街头为英雄送上菊花,送他们最后一程;看见网络上的采访,逝者的亲人们在痛哭……于是我们整理了这篇关于丧失、关于如何应对丧失的文章,也许也可以尽几分绵薄之力。

×××

上海有一个失独家庭父母组成的自助支持性团体,记得有一次采访时,主持人提问一位成员说:“你花了多长时间走出痛苦?”

被问到成员变得非常愤怒:“你怎么能这样讲?孩子痛苦地走了,做父母的是一辈子都走不出痛苦的,我们只能学会怎样带着这些痛苦去面对生活。”

至亲的死亡,会给我们带来尤为沉重的打击和伤痛。

曾有研究列出了给人带来心理压力最大的15件事,前三位分别是,配偶的死亡、离婚、以及家庭成员的死亡,尤其是亲生儿女的夭折。

这都关于离开,关于死亡,关于丧失。

为什么这些离开会让我们如此痛苦?

心理学里有一个概念,叫做延伸的自我。那些与我们有关的人,有关的事物,有关的地点……在某种程度上都是自我的延伸。

我们生命中的出现的人、事、物:父母、兄弟、宠物、家乡、爱好……它们都用一种隐喻的方式表达了自我,它们帮助我们定义我们自己,帮助我们确认我们是谁,确认我们在社会上所处的位置。

而各种丧失,在某种程度上都意味着丧失了一部分的自我。所以越是亲密的关系的丧失,越会给我们带来痛苦,让我们难以承受。

×××

美国心理学家萝丝在1969年提出了哀伤的五阶段论,认为只有经过这个五个阶段,个体的哀伤才能完成,疗愈才会发生。

这五个阶段是:

1

否认(Denial)

“这不是真的。”

“我不信他就这么离开我了。”

“这不会发生在我身上。”

痛苦到来的时候,我们可能都会开始否认。在熟悉的地方寻找自己的前任,或者依然留着死去那个人的位子,假装他们还在那里。

2

愤怒(Anger)

“你怎么可以扔下我一个人?”

“为什么偏偏是我?!”

我们感到愤怒,想去报复离婚的前任,或者愤怒于死者的离去。

3

讨价还价(Bargaining)

“只要能让他回来,我做什么都行。”

我们想要与离开的人做交易,或者想要与神讨价还价,去挽回我们的丧失。我们乞讨、许愿、祈祷……希望他们可以回来。

4

消沉(Depression)

“既然一切都不能挽回,都于事无补了,我不管做什么都没有意义了。”

我们感到强烈的无助、沮丧、痛苦,这些压倒了一切希望、梦想和未来的计划。觉得失控,麻木,甚至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

5

接受(Acceptance)

“既然没办法了,那我还是要好好面对我的生活。”

接受不是妥协,不是默默忍耐。意识到那个人的离开不是他们的错。意识到那个人带给我们的美好回忆,而我们会带着那些美好的回忆,继续生活。

×××

所以,我们应该怎么做?

1

帮助生者确认失落

我们遇见突然的丧失,在震惊之余都会产生不真实感。理性上可以接受亲人的亡故,但是感性上并未接纳,内心期盼着亲人能回来,甚至产生幻觉,因此需要帮助当事人确认和理解丧失的真实性。

与生者谈论逝者,一同查看过去的照片,摆放墓地或者故居,都有助于增加生者对亲人亡故的现实感。

2

帮助生者完全表达情绪

许多时候,我们看到哭泣的丧亲者,总会急于安慰,或是总会鼓励生者要坚强起来。可是,悲伤的情绪必须得到充分的表达,内心的伤痛才会更快好起来。若压抑或逃避,只会让这份伤痛延长,甚至让自己麻木起来。

“失去所爱所形成的心理伤痛,类似于生理的创伤,而哀悼是一种疗愈的过程。”

帮助当事人表达悲伤,调整悲伤,最终才能够达成控制悲伤。

而至亲去世,留给生者的绝不只是悲恸,或许还有愤怒、内疚、自责、背叛……等等爱恨交织的复杂体验。这些情绪都需要得到充分的表达,才能得到疗愈。

3

应对由于丧失所带来改变

亲人的离开当然会给生活带来巨大的改变,而我们需要学会应对这些变化。这不仅仅是环境和生活的,还有心理联系上的变化。

我们要学着去应对和适应这些变化,我们可能要面对新的生活,以及整合我们的心理联系。

“虽然他已经离开了,但是他对你的期待还记得吗?他希望你可以过什么样的生活?“

带着这些精神财富,也许我们才可以更好地走下去。

4

我们内部自我和社会自我得以修复,我们得以整合,我们得以成长

在失去之后感到痛苦是正常的,这证明我们活着,但是我们并没有停止生活,我们会成长,变得更坚强。

×××

每个人哀伤的表现与步伐都是独特的,没有标准,也许进一步退两步,也许非常缓慢,非常痛苦,但是最终我们能够接受,能够疗愈,能够整合,能够成长。带着逝者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继续勇敢地面对生活。

参考文献:

Kubler-Ross, & Elisabeth. (1971). On death and dying. Southern Medical Journal, 64(5), 641.

沃登. (1995). 悲伤辅导与悲伤治疗. 心理出版社有限公司.

我们是:慧心荣德心理(ID:huixinrongde)

咨询和预约电话:13341096211,010-66531995

:一家专业的心理咨询中心,同时致力于心理学知识的普及工作。我们试图唤醒大多数人关注自身内心的力量,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拥有自在人生。



慧心荣德心理咨询中心  京ICP备20210052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