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得帅绝对渣男绝对坏,你长那么帅,也一定是个渣男吧

文:张昕

太长不看版:人们拒绝接受颜值与实力、品行、性格可以齐飞的事实。

一日,我在路边等人,旁边的大娘大叔在讨论魏坤琳老师。

于是我竖起耳朵听墙根儿:

“那个什么Dr.魏,一看就知道没什么内涵。”

“嗤,绣花枕头,肚子里就一包草!不学无术,误人子弟!”

当时年少冲动的我扭头就问:“你们知道小魏有多努力吗?你们了解过他的科研工作吗?”

大娘大叔毫不示弱地还击:“你是从哪儿冒出来的脑残粉?”“你这种社会蛀虫整天除了追星还会什么?”

双唇难敌二嘴,好汉架不住人多……

我:“……”

事实上,这也不是我第一次听到有关魏坤琳老师学识的质疑了。最广为人知的质疑,可能要属方舟子 “他就是个体育老师”的言论。

▲ 以后同学们可以理直气壮地告诉别人“我的心理学是体育老师教的”了

有关魏老师的科研能力及成果可参看知乎《最强大脑中的 Dr. 魏(魏坤琳)的学术造诣如何?》

此帖中的高赞答案说得很中肯。他获得的很多学术成果,业内人会明白门槛有多高。

所以,大叔大娘及方舟子质疑其学术水平,依据的并非其成果和业绩,而是外表和气质。

你这么帅,一定没心思做科研吧

我在以前的文章(这篇→割肉饲鹰吴亦凡,群情激奋宋小宝:颜即正义)中说到,美国心理学家Castellow研究发现,性骚扰案中,受害者越好看/嫌疑人越难看,后者被认为有罪比例越高;受害者越难看/嫌疑人越好看,被认为有罪比例越低。这个理论被称为beauty is good(颜值即正义)。

现在我就来表一表下集——beauty is beastly(红颜是祸水)效应——超出了有效边界,男神女神也有被虐的时候,高颜值会反过来成为Ta不被认可的理由。

2017年,爱希克斯大学学者Ana Gheorghiu等人发表在PNAS上的文章讨论了科学家颜值和公众对其科学能力的评价的关系。结果如下图:

▲  如果科学家拥有高颜值,人们虽然会对Ta进行的科普工作感兴趣,却不指望Ta能有真才实学。

高颜值和伟大科学家形象居然是负相关——你越好看,我越觉着你不学无术。这与公众对学者的刻板印象是一致的。#从“人丑就要多读书”“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却非要搞科研”等广为流传的金句就可以看出来#

通常人们认为靠谱的学者应该是古板、无趣、谨慎、不善交际的。即使是那些被评价为有魅力的学者,被期待的tag也是“斯文”“儒雅”“气质沉稳”“书卷味”,而不是“肌肉”“英俊”“时尚”。

▲  导演也是看得起学术圈,让这么年轻英俊的花美男演副教授真的能说服观众吗……毕竟魏教授比他还稍逊风光呢就已经说不服了……

高颜值、善社交、活跃度高的学者往往容易被认为是不守本分的。当一个帅气阳光充满活力的魏老师出现时,不少人会脑补他该是每天在海滩上拥着比基尼美女红尘作伴活得潇潇洒洒,不会相信他其实在Lab里日复一日做实验,没空吃饭从早到晚讨论课题,飞机上敲论文倒时差…

你这么美,一定很爱出轨吧

除了刻板印象,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拒绝接受颜值与实力、品行、性格可以齐飞的事实。

当1972年那篇著名的What is beautiful is good发表之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两位心理学家Dermer和Thiel在1975年随即发表了When Beauty May Fail, 他们发现高颜值与高评价之间未必永远是正相关。

▲ 实验被试者普遍认为漂亮的女性更自负,更容易离婚/出轨,更虚荣。

#感受一下来自实证科学的满满恶意#

2010年,来自德国和美国的三位科学家在Dermer研究的基础上发现:高颜值与高评价之间存在着抛物线关系——即中等漂亮的人很招人喜欢,过于漂亮就会适得其反。研究者认为,beauty is good仅仅对中等漂亮的人适用,很多招聘者发现应聘者过于漂亮时,往往会产生“ta不够专业”“ta不够可靠”的偏见。

▲ 这种情况一般是因为人们 1、有嫉妒心理;2、不愿接受完美的存在。

这种心理导致的偏见随处可见——

几乎每个颜值极高的演员都背负过花瓶的名声……

《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中,玛琳娜因为倾世美貌而被无故公认为荡妇,遭到群众同仇敌忾的排挤……

志玲姐姐明明没啥负面新闻,却连礼貌一下都变成了“假”“做作”“白莲花”……

说起冰冰女士的不端品行,好多人就跟扒窗户边亲眼看见了一样……

就像我和大叔大娘的无谓争吵,不管我如何讲道理摆事实列数字,对方只要“一看”小魏“绣花枕头”的外表,就断定他内里是草包而不是天鹅绒。

最后我想说,其实也不用替小魏抱屈。

毕竟他已经拥有了

学识、颜值、事业、家庭、财富、名气……

还是多操心操心自己吧!

(从来没有人质疑过我的学术水平也是有点黯然神伤。)



推荐咨询师

布菲

雷榕

磊淼


慧心荣德心理咨询中心  京ICP备20210052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