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简单粗暴地从朋友圈看出这人是个什么人?

来自: 微信公众平台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的发展!搭讪要手机号码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现在都是直接要微信号!

一个微信号可比手机号码来的信息多得多,既有头像,还有朋友圈。之前小院推送过一期从微信头像看人的文章(链接在这里→心理学教你从微信头像识人),今天我们从信息量更大的朋友圈来看看吧~

一、从朋友圈的照片看人是不是“有病”

我们可是一个靠谱严谨的心理学公众号!这个“病”是指抑郁症(再次和大家科普一下,抑郁症真的不是“心情不好”或者“矫情”而已,如果发现自己或者身边的朋友有相关症状的话,答应我,一定要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哦!)

有研究者收集了Instagram(一个国外分享图片的社交应用)用户上传的43950张照片,分析了这些照片的颜色、元素组成、人脸检测、照片编辑方式等信息,发现结果得出的预测模型的抑郁症诊断准确率高于一般从业人员独立诊断抑郁症的平均水平,这为心理疾病的早期筛查和发现提供了新的道路~

结果

1、要不然就不用滤镜,要用就用黑白滤镜

相比未患抑郁症的人而言,抑郁症的人更少地在发布照片时使用滤镜。

如果患抑郁症的人要使用滤镜的话,更多地会使用那种把照片变为黑白的滤镜。而且他们的照片会更多地含有人脸。

2、更经常地发布照片

计算机分析的结果显示,照片发布后收到的评论越多,那这个人越有可能有抑郁症。同时,他们也会更经常地发布照片。

3、人们对于照片属性的评价不能预测抑郁症

也就是说,人们主观感觉这张照片是开心的还是悲伤的,并不能很好地预测抑郁症,也与其他能预测的因素不相关。

当然,如果你想辨认是那个“你有病吧!?”的有病,相信大家都可以不用这种去分析别人的照片也可以看出来哒~

二、从朋友圈的文字看对方的人格

我们可能都知道文字和人格存在联系——每个人的思维、感受、行为模式都是不同的,因此他们如何书写自己的思维、感受、行为也是不同的,同时,他们选择写出哪些自己的思维、感受和行为也是不同的。

而在朋友圈或者博客上,这些可以自由书写,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书写主题的地方,当然可以反映出人格啦。

有研究者分析了网络上694个博客(平均每个博客包含115423个单词)的数据,用当今最流行的大五人格模型测量了博主的人格特质,并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先简要介绍一下大五模型~(关于大五人格的更多信息可以点击→心理学教你从微信头像识人

大五模型

1.开放性(openness):具有想象、审美、情感丰富、求异、创造、智能等特质。

2.尽责性(conscientiousness):显示了胜任、公正、条理、尽职、成就、自律、谨慎、克制等特质;

3.外倾性(extraversion):表现出热情、社交、果断、活跃、冒险、乐观等特质;

4.宜人性(agreeableness):具有信任、直率、利他、依从、谦虚、移情等特质;

5.神经质(neuroticism):具有焦虑、敌对、压抑、自我意识、冲动、脆弱等特质;

结果

1、神经质高的人会使用更多的消极情绪词

比如糟糕(awful)、虽然(though)、好懒啊(lazy)、更糟了(worse)……因为是西方国家的研究,所以在中文语境下可以替换为“哔了狗了”、“葛优躺”之类的词_(:з」∠)_

2、外倾性高的人会使用更多的积极情绪和人际互动的词汇,并且,这个人格特质虽然表现出了冒险、上进的特征,但是他们的用词却很少有目标啦、工作相关的成就啦之类的。

比如提及其他人(other)、酒啦饮料啦(drinks)、餐厅啦吃饭啦(restaurant)什么的

3、宜人性高的人会使用使用避免过于绝对的词,也很少使用消极情绪的词(尤其是表达愤怒的词),他们的用词都避免和人发生冲突,但是出乎意料地会使用很多和性相关的词。

比如太棒啦(wonderful),一起(together),拜访啦旅游啦(visiting)之类的

4、开放性高的人更多地使用文化类词汇和介词

比如诗歌(poet)、艺术(art)、文化(culture)什么的……还有“的”(of)、“被”(by)之类的介词。

好啦,今天的小院实验室就到这里啦~以后每周二我们也会给大家带来有趣的心理学研究~希望大家多多关注我们!慧心荣德北京心理咨询公众号:huixinrongde

更多个人成长心理咨询请点击:个人成长心理咨询

参考文献:

Reece, A. G., & Danforth, C. M. (2017). Instagram photos reveal predictive markers of depression. Epj Data Science, 6(1), 15.

Yarkoni, T. (2010). Personality in 100,000 words: a large-scale analysis of personality and word use among blogger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44(3), 363-373.



推荐咨询师

布菲

磊淼

吴兵


慧心荣德心理咨询中心  京ICP备20210052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