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想摆脱原生家庭所带来的影响?

原生家庭的话题说了很多

好像大家都意识到了自己无可避免地受到了原生家庭的影响

所以很想可以摆脱这个影响,成为真实的自己

那么,咨询师们又会如何看待现在越来越多的人

都想摆脱原生家庭所带来的影响

的这个现象呢?

↓↓↓

照旧是照顾手机党的文字版~

雷榕:我听到的核心词是“摆脱”。“摆脱”是不是就意味着他们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受原生家庭的影响特别大?

倪新春:应该是受到困扰了,才会提出来。

雷榕:那其实,好像我们之前一直谈说,每个人受他的原生家庭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这个好像是代际传承下来的结果。这是自然的——你生在某个家庭里,你是爹妈的制造厂里生产出来的,同时又像天使般的。我记得我的老师曾经讲,“我们要想成为我们自己,首先就要成为我们父母”,同样我们好像生养孩子的目标也是为了透过养孩子、在养育孩子的过程当中看到我们自己的原生过往。

倪新春:其实在看孩子的一些行为的时候,也是父母自己在照镜子。

雷榕:对。我现在想,现在年轻人提到这个“摆脱”,让我想到几个部分。一个部分是不是现在的家庭里的孩子受爸爸妈妈的影响和控制太多了,过去可能爸爸妈妈都忙着工作,现在很多妈妈都是做全职妈妈的,好像注意力都在孩子身上,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控制多了孩子可能就想摆脱。

第二个部分呢,也让我想起来,过去因为是多子女家庭,七个八个孩子的,或者就算说两三个孩子,爸爸妈妈也顾不上。现在独生子女家庭,只有一个孩子,那这样的家庭里面孩子好像就会受爸爸妈妈的控制就会多一点,比如说“4+2+1”的阵容,一个孩子他要面对六个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一个人讲一句话他听到六句,一个人有一个期待他就要满足六个期待,这可能就限制压抑了他没有办法成为他自己。这是一个部分。

第三个部分,我也能够看到好的部分就是,现在的年轻人不满足于只是成为他宗族、或者他家庭谱系当中的一个传承者,他们可能更想活出他们自己,比如爸爸希望他当科学家,妈妈希望他做诗人,可是他自己想做个厨师或者手工艺者,那他可能就希望按照他自己的愿望去活着。

倪新春:那这些愿望在他的哪个年龄阶段可以实现呢?他从小的生活,是“4+2+1”的这种模式,在哪个年龄阶段他才可以为自己做主?小时候他肯定是不可能的。

雷榕:那他就到他成年以后咯。

倪新春:可是,他受他原生家庭的这种影响,他成年之后可以做到吗?他可以做他想做的吗?

雷榕:意思是不是好像就是说,他想摆脱,他之所以有这种想法和冲突,就是因为他不知道怎么去摆脱?

倪新春:我觉得应该是这个样子。

雷榕:那假如说这个样子,这个年轻人他有了这个意愿,这个想法,那觉知就是改变的开始。他有了这个意愿,那他就可以迈出去了。那他可能在这个过程当中,会不会跟父母产生很多的冲突?

我知道南美洲有一个国家,其中的一个民族的特点就是,当他们的孩子18岁的时候,这个孩子一定会跟他们的爸爸妈妈大吵一架,然后离家。也让我反思我们现在的家庭是不是代际之间的粘黏太紧了,比如我现在看到的很多年轻人,他好像很难摆脱他的原生家庭。由于工作的原因,结婚生子了甚至在我们中国大多数的孩子都要依靠外公外婆或者爷爷奶奶,就是我们说的“妈妈生,姥姥带,外公每天去买菜”,爷爷奶奶只管偶尔来看一看,这是原生家庭这些家长们的分工好像也让我们看到,子代虽然结婚生子了,可是他没有办法完全脱离各自的原生家庭,好像还是捆绑在一起的。

倪新春:如果他真的想要脱离这个原生家庭,他势必会有一些挣脱的行为,尤其是动作。这些动作可能会引发家庭很激烈的战争。

雷榕:那倒过来,按你这个说的引发战争的话,是不是就意味着说,现在大多数的想要去挣脱的孩子,更多地还是去顾及和考虑到父母的感受,比如,假如我真的挣脱了,他们受得了吗?假如我真的一跺脚走了,我也会受到现实条件的约束。比如我自己去创业了,我能养得活我自己吗?反正爹妈说了,我们这辈子挣的钱够你这辈子花——你只要听话就够了。我觉得是一种双重束缚。

倪新春:所以我觉得这种原生家庭是要摆脱的,孩子在其中可能会受到这个整个家庭系统的影响。我觉得摆脱不单单只是孩子的问题,其实这是一个整个原生家庭系统的问题。

雷榕:这好像话题还蛮大的,那我们今天抛砖引玉,在我们公众号里有没有朋友一起出出主意,来谈谈这个部分?

广告时间!!!

雷榕老师带领的家庭取向成长小组第二期招生正在火热进行中

每周一晚,和你一起探索原生家庭

直面它,超越它,成为最真实的你自己

更多详情,请戳

你所需要踏出的第一步是,与自己和解 | 雷榕成长小组第二期招生火热进行中

你可以成为你自己



推荐咨询师

雷榕


慧心荣德心理咨询中心  京ICP备20210052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