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奇峰:心理咨询是什么?

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是工作联盟关系。

假如你在 Baidu 输入“心理咨询”,页面下端会显示“百度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91,900,000个”,想必,这九千多万的信息海洋中会有你想要的答案。此刻,我只是以一名普通咨询师的身份与你聊聊,但愿能稍作澄清,消除你对心理咨询的某些误解。

你可能会问:做心理咨询,是不是意味着自己心理有病,得找医生看病吃药?

仅这个问题,就有好几个概念被混淆了。

任何一个人,都有可能在某个阶段遭遇某些方面(如读书考学、婚恋情感、职业发展、人际关系、亲子教育、自我认知等)的不顺、挫折或打击,由此而产生相应的困惑、烦恼和痛苦。

种种负面情绪披着一件叫做“压力”的外套,张牙舞爪地攫夺你的身心健康,令你感到沮丧、厌倦、易怒、疲惫、不自由、失去活力和创造力,饮食与睡眠均受到影响,并且,好长一段时间都没有改善。那么,可能你需要找一位心理咨询师交流一下。

如果,你的这些状况不影响正常的社会功能,主客观一致,知情意协调,人格也基本完善,请不要轻易说自己“心理有病”。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出现以上状况,这被称为“一般心理问题”。通常,咨询师在了解完情况并与你达成咨询协议后,会运用自己所学的方法(完型疗法、萨提亚系统转化式治疗、系统排列法、简快身心积极疗法、精神分析疗法、认知行为疗法、人本主义疗法等)为你咨询。心理咨询师没有处方权,不可以开药。

如果,一个人已出现诸如幻觉、错觉、妄想、哭笑无常、行为怪异、社会功能严重退化等症状,这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心理障碍或精神分裂,必须尽快去医院救治,否则很危险。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大夫具有处方权,会辅以药物治疗。

诊断是一般心理问题、心理障碍还是精神疾病,依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简称CCMD-3)来界定。

你是否注意到,刚才我说“每个人都有可能出现一般心理问题”?是的,每个人,包括心理咨询师和精神科大夫本人。因此,你完全不必将做心理咨询等同于“家丑外扬”。

换言之:

感冒,可治可不治,视主观意愿、难受程度、病情发展而定;一般心理问题,亦然。

感冒,来了会好,好了会再来,谁也无法保证自己终身免疫;一般心理问题,亦然。

感冒,过于忽视,有可能导致肺炎、心肌炎等更严重的疾病;一般心理问题,亦然。

你明白我想表达的意思,对么?

好,那我们来谈谈心理咨询是怎么回事,它有怎样的步骤、内容和形式。

  当来访者带着纠结苦恼的问题找到我时,在滂沱眼泪背后,我看到了你寻求改变的勇气;在迷茫困惑下面,我听见了你等待开启的答案;在种种不如意处,我发现了你渴望成长的动力。对你,我确有敬意!

第一次沟通,我得详细了解你各方面的情况,看看我们是否适合建立咨访关系。若不适合,请不要气馁,建议继续寻找更有助于你独特情况的咨询师(一定可以找到);若适合,我们将共同确立咨询目标是什么?咨询形式(网络语音、电话、面谈)?咨询时长与频率?付费方式?注意事项?很重要的一点,我会遵循心理咨询师的职业操守,承诺为你的隐私保密。

在之后的会谈中,交流会随着信任关系的增进而深入。我们不仅要剖析问题形成的原因,更要发掘对你有用的资源,并促进你对真实自我个性、需求、方向的进一步探索。

“真实自我” ?写到这儿,我停顿了很长时间……

阿波罗神庙上刻有三句箴言,最有名的就是苏格拉底的话:Know yourself(认识你自己)!相传,德尔菲神预言,苏格拉底是希腊最聪明的人,有问题就去问他。雅典的居民对此深信不疑。苏格拉底听说后,却陷入困惑:“我真是希腊最聪明的人么?我究竟比别人多知道什么?”突然,他明白了——我知道自己无知,这就是我比所有人都聪明的地方。

再看古老的东方,老子也在《道德经》中提及: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然而,认识和了解真实自我,何其不易啊。

有时候,我们会把负面情绪、诸多不顺归咎于外部环境与他人因素,长此以往,结果很可能是:我们回避了藉由冲突、矛盾、失败等事件来观照自身不足、浅薄与浮躁的机会,同时,也错失了反省、修正自己并不断增加内在力量的机会……

或许,当我们愿意向内探索时,会诧异地发现——“自我否定”、“低价值感”、“不安全感”、“生命内里的莫名焦虑”、还有那些“强迫性的掌控欲望”等等,可能恰恰是其中某项未被我们觉察到、或偶有觉察却不愿令我们坦承的东西,阻碍我们认识自己,也阻碍我们真正成长。

回到心理咨询中来,我想说,在我们的咨访关系中,全神贯注的倾听、设身处地的理解、不离不弃的陪伴,就是为了给你一个足够安全的场域,令你可以安心卸下这么多年来因需要扮演某种角色而形成的层层防御。我知道,那张“面具”成就了你,但也拖累了你。

当你发现,在这样的场域中,即便坦承自己的怯懦、恐惧、阴郁、不完美,你也会被无条件的接纳和理解,我相信,你将有更多的勇气从 Know yourself (了解你自己)逐步走向 Be yourself(成为你自己)!

在咨询过程中,我们还得保持对咨询效果的客观评估,检验在咨询室中呈现出来的疗效,延展与应用到你的实际生活中去,情况如何。当然,我们允许整个过程保持必要的灵活性,评估与调整会循环进行。

经过一段时间的共同努力后,最初困扰你的问题转化为推动你成长的契机,双方对咨询目标的达成也有了比较一致的认可,接下来,我们会好好地道别。

是的,你我最初的相遇,以及相遇后的种种努力,其实就是为了最后的分离。而这种分离,是为了让你更好的出发与前行。作为你的咨询师,我深深地祝福你……

我所理解的心理咨询

尊敬的来访者,你之所以会找到我,是因为你需要倾诉,渴望理解,期待改变。而我,因为某种机缘巧合,正好与你相遇。

千红一哭,万艳同悲,人间共一滴泪。

你的孤独郁闷,何尝不是现代人的共同心声;

你的痛苦哀伤,他人在别的生活事件中亦有体会;

你的矛盾挣扎,是所有人都会面对的“选择”二字。

人生皆苦,人性皆复杂,谁又比谁更有资格在你的困境面前趾高气扬、不屑一顾呢。

我不是专家,亦非权威,在你我共同建立的咨访关系中,我从未有片刻认为自己在思想情操、学识修养或人生理念上更优于你。

我尊重你的独特经历与价值取向,尊重你的个人理想与实践方法,如同尊重我自己的这一份。假如,你还愿意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外探索更多的可能性,我也不吝于贡献自己的小小视角。

我知道,很多人带着“究竟为什么”和“我该怎么办”这两个问题而来,迫切希望心理咨询师给出一个直接、简单并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别的同行如何回应我不清楚,就我而言,一定会如实相告——

  “非常理解你急于解决问题的心情。这种情形已经存在一段时间了,我明白你有太多不好的感受,那些糟糕的情绪牢牢捆绑着你,让你慌乱无措。

没有人比你更清楚发生了什么事,也只有你最明白自己想要的生活。咨询师可以和你一起探寻事件背后的原因,找出令你痛苦的真相是什么,最后要怎么办,取决于你自己。”

我不希望你高估心理咨询师的能力和作用,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各种难题与困境,生活它也不会对咨询师格外开恩。

你问,那为何还要去做心理咨询?

当你遭遇某些事情不知该怎么办时,其实答案就隐匿在你的心底,只是它的声音太微弱了,别的声音又太喧嚣,常常看不见也听不清,所以你倍感苦恼。如果那些纷繁复杂的感受会说话,可以静下来听一听,它究竟想告诉你什么……

咨询师在心理疗法方面的专业训练,或许可以为你寻找答案提供一些线索,依循这些微妙而又清晰的线索,最终你会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它可能是某种解决方案,也可能是对自身境遇更客观的解读。

假如你有其他找寻内心答案的途径,宗教也好,哲学也好,只要对你有所助益,都可以使用。方法不拘,殊途同归。

当我们建立起一种咨访关系,你和我,并非强者与弱者,更不是老师和学生——

你是自己生命故事的讲述者,我是不带批判色彩的聆听者;

你是奋力走出困境的探路者,我是为你加油鼓气的陪伴者;

你是精彩生活蓝图的绘制者,我是充满喜悦赞叹的欣赏者。

理解和尊重持有不同价值观的来访者,以专业素养和人文关怀陪伴其勘探内在的心理资源,悦纳真实的自我,发掘有潜力的自我,最终达到身心平衡与健康。这,就是我个人理解的心理咨询。

在过去的咨询经历中,一些来访者对我表达真诚的感激与欣赏,我同样由衷地说出我的心声——

“谢谢你对我的信任,向我敞开心扉,并允许我走进你的内心世界。我们在生命与人性的最深处相遇,结伴同行走这一段旅程。我们携手抵抗路上的风暴,也并肩欣赏沿途的风景,仿佛战友一般。你说,因为我的参与,令你有了很多改变;我想说,正是看到你的改变,我更加坚信,成长是永恒的主题!它与年龄、性别、名气、社会地位、财富多寡无关,只关乎自己内心的勇气。”

聊到现在,你或许有点理解我为何写这样一封信了。

成长之路,道阻且长。与人结伴,天地更宽。



推荐咨询师

徐凯文博士

马晓年

磊淼


慧心荣德心理咨询中心  京ICP备20210052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