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让自己真正被看见,也允许自己去看见他人的真实。

编辑

文/卡尔·罗杰斯

本文摘自《成為一個人:一個治療者對心理治療的觀點》

真实的情感既然得以表露,他就不必害怕关系有所损伤,尤其当他所表达的是属于他自己的感觉,而不是藉此来指责别人的。

“他们若能更加自在的表达自己,使关系的表面特征更能贴合于心中不断变化的态度,则他们会因此而将他们的一些防禁之心搁在一边,开始真心倾听别人是怎么感觉、以及为什么会有那种感觉。于是相互的了解会开始扩散到互动关系的各个方面中。”

当我更愿意成为我自己时,我也会发现,我更乐意允许你成为你自己,以及接纳连带发生的所有事情。”

心理治疗使个人变得更为充实而深刻的自己。

开启并维持真正的双向沟通

心理治疗的体验似乎还为案主的家庭关系带来另一种变化。他们学会了如何开启并维持真正的双向沟通。

想要完完全全的了解另一个人的种种思想和感觉,以及这些思想、感觉对他的意义为何,又能让这个人对你回报以完完全全的了解——这是人的体验中令人觉得最有价值,也非常难得的一种。前来寻求辅导的人常会报告说:发现自己竟能和自己的家人有这么真实的沟通,这种体验真令他们喜悦万分。

他们之所以能和家人沟通,至少有部分的原因是直接来自于他们和治疗师的沟通体验。发现自己能被人理解,那真能使人撤除所有的防御,真教人觉得像放下胸中的一块大石。缘此之故,他也希望能为别人制造这样的气氛。在治疗的关系中,发现自己最邪门的想法、最怪异不正常的感觉、最可笑的梦和愿望、最恶劣的行径等等,都可被另一个人了解,这真是天大的解放。因此,人才会开始想把这种体验延伸到他人身上。

但是,除此之外,还有个更根本的理由,使得这些案主可以了解他们的家人。平常我们对别人展现的是一张冠冕堂皇的外表,我们躲在后面,而我们的言行举止也常不与真正的感觉互相调和。正因如此,我们也就不敢自由自在地倾听别人的感受。我们总是在自己面前竖起盾牌,以免别人射穿我们的外表。

但当一位案主进入治疗的关系之后,他总会想把自己的感觉如实地表达出来;而当他在家庭中也同样能以真实存在的感觉来过生活时,他就不会在守着重重防线,他就真的能够倾听和了解家里的任何一个人。换句话说,他可以放手让自己看见另一个人真正的生活是怎么过的。

我所说的这些,可用一个例子来说明。我要用的例子是S太太,也就是上文中曾经引用的那位。在治疗结束之后,我们作了追踪的接触。我们请她谈谈她对自己的体验有些什么反应。她说:

“最初我没感觉到那是心理咨询,你晓得吗?我以为我只是在讲话,但是……后来想想才明白,这正是,是心理咨询,而且是最好的一种,因为,我听过很多教训和劝告,医师、家人、朋友给的,但……都不管用。后来我想,为了要接触到人,你不能先堆起一道路障或像那样的东西,因为那样的话你就看不到真正的反应了……不过,我已经花了很多脑经在这上面,也许可以说,我有点像是和凯若一起动脑筋(笑),或正在试试看吧。她姥姥后来对她说:你们怎么可以对又老又病又可怜的老太婆这么差劲,你瞧。而我知道凯若的感觉是什么。她就想好好整她一顿,因为她实在太坏了!但我也没对凯若说很多,或指点她怎么做。可是我就想把她拉出来 ……让她觉得我是跟她站在一起、支持她的;不管她会怎么做我让她对于各种芝麻大小事情的感觉都对我说了,结果这样很好。她跟我讲过,唉,妈,姥姥这么老了,也病了这么久了。我就说,是啊。我没骂她,但也没夸奖她;而她呢,就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开始 ……唔,把一些小事都抛到脑后,而且……不用我追问她或试探什么 ……就这样子,对她好像蛮管用的。而这一套用在我妈身上也还有点用咧。”

我想我们可以说,S太太既已接纳了她自己的感觉,也更愿意把感觉表达出来,和自己的感觉一起过活,所以现在她自己会更有意愿来了解她的女儿和母亲,且更愿意设身处境得体验的体会她们对生活的反应。她能完全撤除防御之心,因而能够以接纳的态度来倾听别人,以别人对世界的感觉来感受他们的生活。这种发展很能代表我们的案主在家庭生活中所发生的变化。

编辑

让别人自立的意愿

我还注意到另一个倾向,我愿在此描述一下。我们的案主表现了一种很容易看出来的倾向,就是变得更能容许每个家人都有他们各自的感觉,也各自成为独立的人。这样的说法听起来可能有点奇怪,但是这却是在发生变化时最断然的一步,我们很多人也许不太注意到,我们常会倾向于以重重的压力逼使我们的妻子、或先生、或孩子一定要和我们有一模一样的感觉。

我们好像常会这样说:“你要我爱你,好,那你就得和我有一样的感觉。如果我觉得你这样做很不好,那你就得觉得不好;如果我觉得做什么目标是好的,那你就得觉得那样确实是好。”然而,经过心理治疗之后的案主们,却刚好与此相反。他们情愿让别人有不同的感觉、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目标。简单地说,就是愿意让别人自立。

我相信,若要让这种倾向发展出来,那总是要在一个人发现他能信赖自己的感觉和反应之后——他要能相信,自己深处的种种冲动既不带有破坏性,也不会惹来灾祸,因此不必对自己步步设防,反而能以如其所是的方式去面对生活。当他如其所是地学会信赖自己之后,他就会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而变得更能信赖他的配偶,或他的孩子,并且也能接纳这个有别于己的人,让他(她)可以拥有他们自己独特的感觉和价值观。

以上我所说的,可以从一位女性和她先生写给我的几封信里看出来。他们俩都是我的朋友,他们手上有一本我写的书,因为他们对我所做的事情很感兴趣。看过这本书的效果似乎和是实际接受治疗有些相似之处。那位太太给我写的信里,有一段描述了她的反应:

“为免使你觉得我们只是信口胡说,所以我们就认真谈起你的《以案主为中心的治疗法》。我差不多快读完了。你说一本书通常不太能引起什么反应,但在我却不然。事实上,读那本书很接近真正的谘商体验。它能使我去想关于我们家中的一些不太令人满意的关系,尤其是我对菲利普(她的十四岁儿子)的态度。我才晓得,我已经很久没对他表现过真正的爱,因为我实在很讨厌他把我所想的每一件事都拿来和一些标准来比较,然后显出一副不在乎的样子。后来我终于停止帮他决定他的目标,让他自己负起大部分的责任,而且我也拿他当个人一样去反应,正如我对待南丝那般,结果,我们不在集中炮火轰他的功课,然而前几天他自动告诉我们,他的数学考了个蛮不错的成绩。今年第一次这样。”

几个月后,我接获她先生的信。

“你简直会认不得菲利普了……他虽然还不至于出口成章,但他再也不像以前那样满口令人费解的谜语,而且虽然我们也很期望他能以优异的成绩结业,但他的功课确实比以前好多了。你实在该为他的进步多夸几口,因为,当我终于懂得信赖他可以自己为人时,他就开始开花结果。我决不再想把他按着我以前在这个年纪的样子来塑造他,而且还逼他变成连我也做不到的完美形象。唉,当今之务是尽弃前嫌了。”

一个人可以自己为人时,只要信赖他,他就可以做到。这个观念对我来说真是意义非凡。有些时候我会这样幻想:假若一个小孩打从出生起就能够受人这般对待,结果真不知会是什么样子。

试想想,如果大人允许小孩可以有他自己独特的感觉——想想,如果小孩不必为了博取大人的欢心而排挤自己的感觉;又假如孩子的爸妈也可以自在的表达他们各自的感觉,这些感觉未必常和孩子一样,甚至在两个为人父母者之间,也尽可以有所不同。我很喜欢想想这般体验将会有什么意义!我想,可能的意思是:孩子将以尊重自己独特性的方式成长;即使在他的行为须受限制时,他仍可以公开地保有他对自身感觉的“所有权”;他的行为将可维持合理的平衡,也就是可以同时将自己的感觉以及对人公开、为人所知的感觉一并考虑在内。我相信,它会成为一个能负责也能自我引导的人,他们也不会需要对自己隐藏感觉,也没有必要躲在一张堂皇的外表后面过生活。他将会比我们大多数人更能避免在心理上的不良适应中跛着长大。

编辑

一幅总图

如果我确能在许多案主的体验之中正确的离析出一些趋势的话,那么,以案主为中心的治疗法对于家庭生活就有好些值得参照的含义。现在让我试用稍微一般性的形式,来将这些含义一一加以综述。

一个人若能将他的处境所引发的持续而强烈的情绪表达出来,并且,能让他倾吐的对象是个关切他的人,而他所表达的深度也能与那些情绪存在的样态十分贴切,那么,这个人必然会觉得非常满足;相形之下,否认这些感觉的存在,或必得让他们堆积到爆发的程度,或把情绪转移到与原意不相干的处境上去等等,都会使人觉得很不满。

从长远的观点来说,一个人若能在他所生长的家庭生活中以真实存在的情感而活在关系中,必会比乔装、掩饰的关系更能令他满足。在这种生活里,真实的情感既然得以表露,他就不必害怕关系有所损伤,尤其当他所表达的是属于他自己的感觉,而不是藉此来指责别人的。

我们的案主发现,他们若能更加自在的表达自己,使关系的表面特征更能贴合于心中不断变化的态度,则他们会因此而将他们的一些防禁之心搁在一边,开始真心倾听别人是怎么感觉、以及为什么会有那种感觉。于是相互的了解会开始扩散到互动关系的各个方面中。

最后,案主们还逐渐提高“让别人成为他自己”的意愿。当我更愿意成为我自己时,我也会发现,我更乐意允许你成为你自己,以及接纳连带发生的所有事情。这意思是说:这样的家庭会倾向于变化而为几个各别、独特的个人之组合,他们各自有其目标和价值之所在,但却能以真实的情感而结合在一起——因为真实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永远是包含正面和负面的;他们也能以相互了解、令人满足的关系而保持了至少一部分各自私有的世界。

我相信,正因此故,心理治疗使个人变得更为充实而深刻的自己,也使他能在真实的家庭关系中寻得更大的满足。而其结果也促成了同一方向的发展——辅助了家中的各成员去发现。并且变成他自己。

我们是:慧心荣德心理(ID:huixinrongde):一家专业的心理咨询中心,同时致力于心理学知识的普及工作。我们试图唤醒大多数人关注自身内心的力量,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拥有自在人生。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慧心荣德心理咨询中心  京ICP备2021005240号-1